无线电流传感器是现代监测技术的关键设备,其核心在于无接触测量电流并将数据无线传输。
一、工作原理
其工作流程分为“感知”与“传输”两大环节:
电流感知:主流技术基于电磁感应或磁通门原理。传感器通过一个开口的磁芯或罗氏线圈,套在被测导线上,直接捕捉导线周围由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,并将其转化为一个与之成比例的微小电压信号。这个过程本身无需供电,是无源的。
信号处理与无线传输:感知到的信号经过内置电路进行放大、滤波和数字化处理。核心的无线模块(常采用LoRa、NB-IoT、Zigbee或Wi-Fi等协议)将数据打包,通过无线电波发送至远处的接收网关或云端平台。整个处理与发射环节所需的能量,通常由内置电池或能量采集技术(如从被测电流本身获取微量能量)提供。
二、核心应用
其无线化、便携式特点解决了传统测量的痛点,广泛应用于:
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:实现对输电线路、变电站、配电柜电流的实时远程监控,助力故障预警与负荷管理。
工业物联网与预测性维护:在线监测工厂电机、泵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电流,通过分析电流变化趋势,提前预警机械故障,避免非计划停机。
建筑能耗管理:便捷地安装于楼宇主干电路,精准计量不同区域或设备的用电量,为节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新能源系统:在光伏电站、风电场等场景中,安全可靠地监测发电阵列和逆变器的输出电流。
总结:无线电流传感器通过非接触式传感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,实现了电流监测的安全、便捷、远程化和智能化,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与工业4.0的基础感知单元。